查看原文
其他

武志红:公众号给我带来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客户 | 新榜专访

2017-02-10 张恒 新榜

去年12月5日,在第198期的《罗辑思维》视频中,罗振宇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介绍了《巨婴国》。对于这本书,罗振宇说既震惊又振奋:震惊在于,对照自身和周围,武志红老师笔下的“巨婴”竟然无处不在;振奋在于,“巨婴”和“巨婴国”的概念竟如此精确地揭开了国人心理和当今社会种种现象的面纱。



面世之后,《巨婴国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,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因为“巨婴”这个概念实在太过刺耳,武志红断言,大多数国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都不到1岁。有趣的地方在于,《巨婴国》的作者武志红还是一个新媒体大V,微博和微信公号粉丝都已超过80万。更让人振奋的地方在于,依靠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引流,给旗下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,养活了几十位心理咨询师。


一个心理学家是如何走上新媒体之路的,对于流行的鸡汤又有什么样的解读?不久之前,新榜对武志红进行了专访。



微博是我历练人性的地方


1995年,武志红在北京大学读心理学大二时立下心愿:我一定要搞明白,人到底是怎么回事!但硕士毕业后,武志红并没有成为一个专研心理学的学者,而是南下广东,加入《广州日报》。在新媒体普及之前,武志红已经在纸媒上写了多年的心理学专栏。但微博、微信出现之后,他发现并不只是换个地方写文章。



新榜:在经营微博、微信之前,您也写了多年的博客,博客和纸媒有什么不同?


武志红:我过去是在《广州日报》做心理专栏的,博客出现的时候开始做博客,很快博客的点击就到了5000到10000。这时候出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。《广州日报》当时订阅用户有120万,我的专栏报社统计都是最受欢迎的,但是在专栏里面放我博客的地址,博客的点击率没有明显上升。而我的博客开了之后,很快就有很多读者找来,2009年依靠博客的导流,基本上就能养活我自己了。我觉得,阅读我报纸专栏和博客的是两批人。



新榜:微博、微信开通之后,您又有什么新的发现?


武志红:2009年的时候微博就邀请我注册了,但是2011年后才经常使用。刚一使用微博,我就非常震惊。当时从博客上倒了几万粉丝过来,很快我们的工作室客户就爆满了。我的课程广告如果发在博客上,招生需要一两个月,但是在微博上一两周人就招满了。过去博客时代,只能保证我一个人的个案量很快满,而其他老师的,则不容易。


后来到微信的时候就发现更恐怖了。2014年,当时微信公众号只有1万多的粉丝的时候,有个去北极的活动邀请我去,我就在微信公号里发了一条广告,当天就有好几个人报名。微信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,要知道,去北极的费用是6万元起。




新榜:微博和微信,您更偏爱哪一个平台?


武志红:微信会构成更大的影响力,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,微博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。比方说我们在微博上发一个商业广告,会被骂得一塌糊涂。但是我还是对微博情有独钟,微博不仅是我思考的地方,还是我历练人性的地方。


微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,我在微博上发一条,下面经常出现让人匪夷所思的回复,很多人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葩经历,这些都是我的素材。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的调查方式,回复的素材我思考之后就成为新的文章。


在微博上,我经常会招来大家的痛骂。在微信上不一样,里面整体上都是赞同的。所以对我来说,微博也是一个历练人性的地方。微博上的评论我基本上都看,闲的时候也回复很多。




鸡汤流行,源于我们教育的缺失


新榜:现在新媒体上鸡汤非常多,从您作为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出发,你认为鸡汤为什么流行?


武志红:心理学中有一个流派,我觉得它也是鸡汤——积极心理学,它很受欢迎,但是对我没有吸引力,因为我觉得太简单了。人的心灵就像一棵大树,树冠指向天空,树干指向大地,积极心理学给我的感觉就不断地伸向天空,伸向阳光,而下半部潜意识的部分,黑暗的部分他就忽略了。




为什么这个心灵鸡汤这么受欢迎?我们从上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,接触都是工具化的教育,学习数理化,哪怕你学法律、学文学都是为了谋生,但是在学校里,谁和你探讨过人到底应该如何存在?其实是因为偏向工具性的教育,导致我们很容易被鸡汤所迷惑。因为鸡汤至少是在讲,人应该如何存在。


我在北大见过各种各样的天才,他们中间很多人自恋得不得了,但是只要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就黯然失色:“你在读大学之前读的人文学科都是些什么书?”基本都是垃圾,很多人进入大学,甚至成人、毕业之后,心理上仍然是一个婴儿。


新榜:那您怎么评价这些天天写爆款鸡汤的自媒体人?


武志红:部分自媒体人,他们其实就是在煽动,他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民众最想听到的一种主流的声音。他们在操控读者,而不是真诚的表达,是在迎合某个群体。他们其实是通过煽动情绪来获得成功的。


但新时代,对于真正有写作能力的人来说,是非常宝贵的。比如“刘备我组”的运营者是我在《广州日报》的哥们,他身上有一种野蛮的力量,过去在纸媒找不到表达空间,但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释放,好多文章阅读量超过百万。他的魅力不在于用了《史记》的体例,形式别人可以学,但他那种洪荒之力别人是学不来的。


我很喜欢古典讲的“超级个体”概念,就是独立的个体,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获得巨大的自由空间,爆发出来。如果自媒体一直这样发展下去,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。虽然目前有些不尽人意,但是希望自媒体能够自由地发展下去,不要被打断,不然很可惜。




公众号带来了一大半咨询业务



新榜:大多数自媒体是以广告作为主要商业模式,但您好像并不发广告。


武志红:对,我们公众号目前不接广告,因为不值得。现在公众号菜单栏里挂有各地工作室的联系方式,但日常推送也很少打硬广,一般的课程广告也都是放在二条。通过公众号导流到我们各地的心理咨询工作室,由咨询师对接相应的客户,我们已经能够活得很好了。


新榜:公众号带来的客户占比有多少?


武志红: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公众号带来的。


新榜:这个数据蛮可观的。大多数是冲着您的名气去的吧?


武志红:公众号只是做一个导流,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咨询师个案做得很好,很多人是客户推荐介绍来的。中国能到拿到咨询师证书的有几十万人,但真正能把咨询做好的不超过1500人。工作室的咨询师都是我亲自面试的。



新榜:现在工作室和咨询师各有多少?未来有什么计划?


武志红:现在北上广有四家工作室,每个工作室有多个心理咨询师,再加上成都厦门两边的工作室,一共六十多个咨询师。我们打算今年再建十五家工作室,每家成本大概是30万,加起来要450万,所以今年可能就要为这个准备融资。


目前公司是叫做心乐土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,近两三年还会用这个招牌。但我希望“心乐土”能成为心理咨询的第一品牌,就是大家知道来这里可以找到靠谱的心理医生,而不是冲着武志红这个名字来的。




启示录:自媒体的未来在于成长为超级个体


81万的粉丝,单纯从数量上而言,在超过2000万的微信公众号中并不显得多么耀眼,但“武志红”的对自媒体人拓展影响力、延长生命力却非常具有启发性。


1. 多维度拓展个人影响力:除了微信、微博的内容发布,传统的渠道和模式依然有其独特价值。对武志红而言,出书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大,每年版税过百万,带来的品牌价值更不可低估。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自媒体人热衷于出书了


2. 建立你的个人品牌:媒介会改变,平台有兴衰,但有强大影响力的个人把握潮流,总能占得先机,常青不倒。再提醒一点,给自己一个可以用三十年的名号,然后用所有的资源去堆积到这个点,它就是你的势能所在。爱惜自己的名字。


3. 打通线上线下:这是值得所有想要更上一个台阶的自媒体人进行的尝试。已经有很多人在尝试了,比如同道大叔和“阿司匹林博物馆”的咖啡馆。


4. 让自媒体成为入口而非终点:新媒体的巨大想象空间,不是发几条广告,而是成为一个入口,背后连接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可能性所在。这也是武志红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启示。



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。新榜编辑器,多平台一键分发、海量在线图片搜索、大数据帮你了解“什么值得写”、丰富的样式中心,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。



吴晓波

小程序风口

年糕妈妈

脱不花

喜马拉雅

硅谷探秘

今日头条

小程序红利

500强年报

网易传媒

迭代风口

创业百强

活动吸粉

卖货盘点

新榜大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